乡村振兴多维度折射与动态评估

1178

2024-04-15

案例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振兴,涉及产业的发展、乡村的繁荣、宜居的环境与生态、文化的复兴、人气的集聚以及乡村的治理等。因此,乡村振兴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但外部公开数据难以满足乡村振兴评价需求,具体如下:


  • 数据精细度不足。当前外部经济数据、行业数据等主要以省、市为颗粒度,难以满足乡镇级别的数据分析。

  • 数据及时性不足。当前外部经济数据、行业数据等更新速度较为滞后,难以满足乡镇及时性评价要求。


综上,乡村振兴评价数据是难点和重点,本案例充分利用电力大数据的覆盖面广、及时性等优势,建立乡村振兴指数用以评估反映各乡镇发展水平。



案例内容


本案例以某省2万左右个乡村、1900万户乡村电力用户为分析对象,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乡村振兴电力指数”,从乡村产业电力指数、乡村富裕电力指数、乡村宜居电力指数、乡村文教电力指数、乡村治理电力指数等指标反映全省、各地市、各县区的乡村发展动态,利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和CRITIC算法分配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并从用户数、电量等视角开展乡村振兴指数分析,同时开发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实时监测大屏,为评价乡村振兴成效提供了数据依据,也为乡村振兴决策制定提供了有效支撑。


undefined

*乡村振兴电力指数整体思路



1

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解读,以电力数据为核心,从乡村产业电力指数、乡村富裕电力指数、乡村宜居电力指数、乡村文教能源指数、乡村治理电力指数共5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实现从电力视角提高对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五方面的有效评价,为政府在强化返贫监测、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 乡村产业电力指数:反映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由行业用电量、业扩净增容量等指标计算所得。

  • 乡村富裕电力指数:反映农村富裕服务水平,由居民电力消费水平、居民用电强度、乡村居民居住率等指标计算所得。

  • 乡村宜居电力指数:反映各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低碳水平,由乡村医疗电力指数、乡村通讯电力指数等指标计算所得。

  • 乡村文教电力指数:反映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由学校、图书馆、其他教育机构等指标计算所得。

  • 乡村治理电力指数:反映农村治理建设情况,由党组织、村民自治、法制建设等指标计算所得。



2

评价体系构建


在乡村振兴电力指数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为进一步量化乡镇振兴各个指标,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和CRITIC算法开展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对应的指标权重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模型是从多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基于降维思路,将多个变量(指标)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指标),同时记录多个观察指标并考虑众多的影响因素,实现客观全面地分析效果。

2

 CRITIC分析

CRITIC (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 模型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以评价指标间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为基础,对比强度以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现,即标准差的大小表明在同一指标内,各方案取值差距的大小,标准差越大,各方案之间取值差距越大。而各指标间的冲突性是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若两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说明两个指标冲突性较低。



3

乡村振兴指数分析


案例分别从省、地市、区县分析范围出发,基于各项指标指数近十年的变化情况,实现对全省全省、各地市、各乡镇的乡村振兴情况比较分析,明确发展趋势以及短板不足。乡村振兴电力指数越高,表明该村综合发展成效越好,潜力越大。分析情况如下:


  • 通过对乡村产业电力指数分析,发现乡村产业电力指数高速增长,乡村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 通过对乡村富裕电力指数分析,发现乡村富裕电力指数稳中有进,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 通过对乡村宜居电力指数分析,发现乡村宜居电力指数稳步提升,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通过对乡村文教电力指数分析,发现乡村文教电力指数强势反弹,乡村文教活动快速恢复;

  • 通过对乡村治理电力指数分析,发现乡村治理电力指数有所放缓,乡村基础管理有待加强。



4

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实时监测大屏建设


案例分别从省、地市、区县分析范围出发,基于各项指标指数近十年的变化情况,实现对全省全省、各地市、各乡镇的乡村振兴情况比较分析,明确发展趋势以及短板不足。乡村振兴电力指数越高,表明该村综合发展成效越好,潜力越大。分析情况如下:


undefined
undefined

*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实时监测大屏首页及村庄监测界面



案例成效


社会效益




以电力视角透视乡村经济和民生状况,对乡村的电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特色产业等展开分析,为政府部门了解乡村百姓生活和产业发展现状、促进乡村工农业发展提供了电力大数据参考,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政府精准制定乡村振兴计划,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管理效益




通过“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将对农村产业、农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基于电力的社会救助服务分析,后续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并分析社会服务结构、空巢老人、残疾困难群众等群体的用电数据分析报告,助力政府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节约时间、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经济效益




通过“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后续可为政府建立投资农村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政府服务资源的投入和使用的合理优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产品种植、销售等乡村投资产业。分析机构社区、弱势群体的用能情况,提升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等救助弱势群体及社区服务机构的能力、提高社会托底救助效率,减少人力监测管理成本,进一步助力政府精准救助及弱势群体关怀,提高政府及社会救助服务能力。


上一篇:电力大数据支撑流域企业精准治污,助推绿色... 下一篇:基于“分析导图”的制造企业生产线设备运行...

挖掘数据价值,拓展数据应用

开启您的专属数字化旅程